师德的魅力——师德典型案例分析 

师德的魅力——师德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长远的教育作用。师德在日常生活中具体体现为师爱,这种爱是情感与理性的融合。     案例:课间十分钟,李俊铅笔盒里的十元钱不翼而飞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我看见曹爽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在教室里,一定是他,他家只靠他妈妈一个人挣钱供姐弟俩上学,可穷了。”“搜身,搜身。”不知谁提出了建议,立即有一些同学也赞成。我当时并没有发火,也没有搜查,只是感到心里沉甸甸的。我把目光一一扫过每一个学生,教室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安静。当我的眼神与曹爽的眼神相碰的一刹那,一种复杂的情感从他的脸上掠过。我马上意识到,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把坏事变成好事。“同学们,李俊同学准备买钢笔的钱不见了,大家能帮帮她吗?” “老师,我们大家每个人给他凑一点钱。”“老师,我把这支钢笔送给她。”同学们纷纷伸出了热情之手。李俊非常感动,我也被这一颗颗可爱的童心感染着。我接着说:“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一定要鼎力相助,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不能断言这十元钱一定被某个同学拿走了,但肯定是咱们班的同学,我猜他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想他心里也很难受。我们班是个优秀的班集体,希望每个学生都做诚实的孩子,不希望再发生这样的事。”第二天,我在语文书里发现了十元钱和一封短信:“武老师,真对不起,我不应该做出这样的事。爸爸去世后,妈妈为供我和姐姐上学累倒了,我想给妈妈买点药 …… ”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视线。随即我也给他回了一封信,悄悄地放进了他的铅笔盒:“曹爽,看了你的信让我很感动。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生活的重担过早的压在了你的肩头,但人穷不能志短,有困难我和同学们都愿意帮助你。”以后的两年学习生活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号召大家共同帮助他,我还拿出100元钱为他交学费,把省下来的本送给他。他在爱的呵护下,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顺利的升上了初中。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理性的爱是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此,理性的爱意味着尊重。师生之间也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宝贵的。这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从早到晚我们一直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我们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们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们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们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有了这份情感,教师的爱就有了基础,师生心里就有了共鸣,教师的奉献就有了可能。     有人说,所谓“热爱”,就是一个人对他人燃烧的心;所谓“情”,是与他人产生心理的共鸣。因此,爱生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也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首先,学生会表现出自觉尊重教师的行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随之而来的就是“信其道”,教师的教育影响,很容易被学生所同化,教师的要求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教育的目标也正是在这种双向交流过程中得以实现。爱心的双向交流更重要的效应还在于它能使师生人格升华,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和潜能。世上所有的爱都应当使爱者和被爱者更加幸福快乐,更加趋向人性的自我完善,使人格得以提升。因此,教师的爱要将情感的热烈与理智的永恒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教育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学生。  

  

教育进步 师德为先

  案例一、朋友的女儿是幼稚园中班的小朋友,一次回家跟妈妈学舌,问妈妈:什么是弱智,弱智学校?妈妈奇怪女儿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女儿说:今天我们老师对我们班的小鸣说“你就该去弱智学校”。

          案例二、李灿是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和教外语的女老师怎么都不对乎,可是作为学生李灿只好委曲求全。一次老师过生日,全班同学每人出3块钱给老师买了一个生日蛋糕。下午课后,全班同学吃蛋糕为老师祝福。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李灿说:“你就不要吃了。”晚上回到家,李灿对妈妈说:“妈妈,你知道我现在想做什么吗?我想拿把刀把老师给剁了。”

          案例三、女学生小惊在写给我的作业里说:“我从小就被灌输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工程师也没有触及过灵魂。我脑子里有过的印象是老师接受学生家长送礼时那张灿烂的笑脸和到期末出的让我们下地狱的考题。幸运的是我在南开、在老师的课堂上重拾了对于教师和教育的信念。”

         案例四、一个男学生在作业里写道:老师,我不愿意自己这手不好的字呈现在您的面前,可是,我告诉您这手字背后的故事可能对您的研究有好处。我小学的时候是一个淘气、很喜欢说话的男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个班主任老师,他教语文。有一次老师写黑板的时候我说话正好被老师逮着。他气急败坏地三步并着两步来到我的座位前,把我拎小鸡一样拎到讲台上。对我说:你不是喜欢说话吗?不是管不住嘴吗?好,给你一个机会。你用嘴把黑板上的字擦掉。从此以后,我恨语文、恨语文老师,三、四年级是练字的时候,我也不想好好练,即使今天我成为了南开大学外文系的学生,也仍然不喜欢文科。

          案例五、杨博是理科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拿着一封长长的信来找我,说他无论如何和导师不能相处下去。说导师三天两头的骂他,论文选题导师也不通过,他家很贫困,可导师也不允许他利用周末外出做做家教或是打工补贴一点生活费,还无中生有地说自己爱上了师姐,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杨博说,老师,我已经承受不住这样的局面。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我想要么就是我自杀以示抗议,要么就是校园惨剧。

         案例六、姗姗是女博士,那种文雅、漂亮的女博士。坐在我的面前泪流满面。姗姗说自己和导师简直没有办法沟通,说到伤心处姗姗说,如果实在不行,这个博士学位就不要了。

          从幼稚园小朋友到博士学位的攻读者,师生关系有如此惨淡的一面确实让我们震惊。然而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民族强盛的根基,教育兴邦教育也可以毁坏民族的根基。一些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育,德高为师,以人格赢得敬爱

          我们总能在师范院校的牌匾上读到这样的话:德高为师。千百年来,我们被告诫教师的天职是传业授道解惑。在某种意义上说,授道是将生活中重要的人生道理包括德行传递给后生。教学过程,首先是教师个人德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者,排在天地君亲之后,可见其职业角色对后生的   影响该有多大。一个有德行的老师,不仅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品行,同时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慎笃、自省、成长该是重要的内容。记得陶行知有一个赏识教育的例子,给我们很深印象。一次他去操场上发现一个学生打架,请学生到校长室去,学生按照要求做了。当陶校长回到校长室的时候,他面对学生拿出一颗糖,说,我让你来办公室,你就来了,说明你尊重我,这颗糖奖励你。接下来陶校长掏出第二颗糖说,我了解了一下,你打人是因为见义勇为,值得表扬,再奖给你一颗糖;这个时候,学生不好意思说:校长,我也不对,不应该以非对非。陶校长再次掏出一颗糖给学生说,你看你知道反省自己,应该鼓励。最后学生高高兴兴地走了。故事告诉我们,教育者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德行,才不至于以自己的所谓师道尊严居高临下来教育学生。相反,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中,不时看到这样的报道,说那个学生在课堂上纠正了老师的错误或者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提出疑义,于是老师不是青风黑脸就是暴跳如雷,从此以后学生被另眼相看。事实却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坦城地表明自己也有知识的局限或者漏洞,不是耻辱。教师要能赢得学生的敬爱,最要紧的便是人格魅力。

  教育,才高为范,以学识赢得尊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说传道是教育的精义的话,授业解惑既是手段也是使命。才学对于教师来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一个资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成长的观念。知识的单向传递已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知识反哺与双向互动成为时代潮流。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吸取先进的知识包括来自学生的鲜活的思想,以使我们能够站在知识的前沿。这包括我们以尊敬的态度去对待我们所学专业以外的知识,克服学界同行相轻、隔行敌视的不良风气,同时知道自己是受限的,以始终保持学习进取的姿态。前者如学医学的看不起学心理学的,以为仅凭两张嘴皮就能治疗心病?相反,学心理学的反对任何人在大夫眼里都是病人的观点;后者则告诫我们:当我的知识是一个点的时候,我周围的空间较小,而当我的知识成为一个圆面的时候,我周围的世界随之扩大,其结果是我的知识越深厚,我可能的无知就越多。我懂心理学越多,意味着我受限制越大。对于教师来说,学识是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条件。学习、成长是不二选择。

  教育,心与心的互动

         与此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心与心的互动,教育的理念、知识看上去是通过一张嘴、三尺讲台来传递的。可实际上,教育是心与心互动的结果。学生不仅接受老师传递的理念和知识、技能,同时也接受老师传递理念、知识的方式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不仅是表述出来的知识,也包括老师的心性。报载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因为学生上课淘气,竟然让全班同学用小刀划破手掌,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在班集体中,因为一个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停课、让全班同学受罚、遭受损失的事情几乎司空见惯。相反,也有老师在处理写黑板时被学生在讲台上扔放橘子皮的难题时轻松应对:老师看见了红红的橘子皮,但更喜欢的还是橘子皮里的东西。一阵笑声,从此再也没有捣乱的情景出现。用心教育意味着注重心灵的互动,而不仅仅用嘴。

  教育,人对人的影响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知识、技能的交流与互动。教育,作为人对人的影响,需要给予学生尊重、平等、关爱、呵护、理解、善待、包容和鼓励。钱穆老师说:尊重是一个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实施教育首先就意味着给予学生尊重与平等。看重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独立人格的尊严。只有当学生获得尊重与价值感的时候,他才可以对社会表示敬意,对他人表达尊重;与此同时,教育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爱与呵护,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长大,知道一颗橡树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阳光、空气、水和经年不断的施肥;教育对人的影响也意味着对受教育者的善待与理解,所有的男孩子都是王子、所有的女孩子都是天使,但王子有着不足,天使带着缺点。那些问题学生并非朽木不可雕,而只是有特殊的需要。正是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对学生身上缺点的包容与接纳,帮助培养学生的内在心性,提升学生的内在尊严。教育,作为人对人的影响,是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创造的一个环境。如同那个古老故事讲的,橘子生于南方为橘,生于北方为枳。可见,教育者是受教育者的心灵环境。教育,作为人对人的影响,是以教育者个人人格为基础,对学生施加良性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进步与成长。

 

来源:http://scpx.cersp.com/article/browse/296009.jspx

来源:地址:http://res.hersp.com/content/469612

参考网址:

http://my.hersp.com/605232

教育教学感悟

http://www.jxteacher.com/cy/column9537/4aa61718-ed6a-4e28-8e5d-ea31b9040459.html




[本日志由 admin 于 2013-07-01 07:00 PM 编辑]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地址: http://www.niaochao2008.com/trackback.asp?tbID=1291
Tags: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456
 
扫码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